山尾头村:万物生长海之畔
发布时间:2023年11月29日 发布者:连理枝 浏览:1670朋友说,想体悟自然的伟力和生命的顽强,到东寨港去,到红树林中去,到渔村古港去,去看万千林木对海岸的守护,去看大地震四百年后的勃勃生机。
△ 船游红树林,趣游连理枝
于是,我便去了。出繁城,过街巷,越田洋,走入一片古树掩映间的幽静海边渔村——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山尾头村。
△ 山尾头村俯瞰图
鲁迅的百草园给了他无穷的欢乐,村里如百果园,给游人许多惊喜。小巷旁,柚子、木瓜、龙眼、黄皮、菠萝蜜、椰子、香蕉等植株野性生长;房前屋后,番石榴、葡萄、橘子、石榴、百香果、释迦果等果树已硕果累累;也有不能吃的果子,如苦楝树的果子,在初冬的季节被染上金黄颜色。对于小朋友来说,此处是认识果树的天然科普基地。但要一饱口福,需到村尾小集市,两棵大榕树下,香蕉、释迦果等应季鲜果等客尝鲜。
△ 来连理枝实现“蔬果自由”
大榕树下,一家名为连理枝渔家乐的餐馆十分热闹,不远处还有一处花枝小院,是为同名民宿。听闻,十多年前,村中的黄姓三兄弟和他们姐夫组成“三个半兄弟”,回乡创业,依托着渔村风光,建成这渔家乐和民宿。至于“连理枝”,渔家乐门前的老照片显示,这两株榕树中间原有大枝紧密相连,不分彼此,被当地人称为“连理枝”,可惜2014年一场威力惊人的台风过后,古树连枝部分折断。但我想,只要山尾村的乡村旅游还在发展,“连理枝”的故事就不会断。
△ 每逢周末假日,连理枝游客络绎不绝
这里的一路一景,仿佛都是为乡村旅游打造,但不要忘记,这里曾是向大海讨生活的地方。村中一位85岁的符姓老人,指着大海的方向同我说,他家的渔舟,还系于海岸边,他的儿子,还能驾舟出海打鱼。听着老人的述说,我想起老骥伏枥、志在千里的句子,眼前的老人,分明也曾是与风浪搏击的少年。
△ 游客体验渔网纺织,感受渔村文化
站在村中,因古树遮掩,看不出何为地势,但听到海浪冲刷声,此地确为海之畔无疑。循声拾级,站上码头堤坝,眼前便是冲刷着岸堤的潮水。
△ 连理枝毗邻宁静唯美的红树林海岸
与所见惯的那些汹涌澎湃的、开阔无垠的大海不同,此处的海显得安静,显得局促,像打了败仗的将军,像泄了气的皮球。是的,谁又能在绵延不尽、迎风挺立的红树林面前张狂呢?人们称赞红树林为“海上绿色长城”,它们防风消浪、固堤护岸,还为海边的鸟类、鱼虾提供栖息繁殖场所,守护万物生灵,也包括人类的家园。
△ 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
观看这“海岸卫士”,不觉让人想起苏东坡,站在澄迈的海岸边,他写下“贪看白鹭横秋浦,不觉青林没晚潮。”后人爱以“青林没晚潮”来解读苏东坡当时的心境,感叹饱受排挤,才华埋没等等,但当你看见广阔的红树林,白鹭从林中惊起,潮水将矮林淹没,便能确信,东坡只是用了白描的手法,将天地间的美景入诗。
△ 在连理枝,可观赏到旖旎的晚霞风光
红树林对海岸的守护,不得不让人想到这是自然的伟力、生命的张力。倘若还嫌不够直观,那就穿行林间栈道,到不远处的科研观测塔“月之塔”,站在33米高的塔上,俯瞰整个东寨港,扫一眼近处,红树林仿佛在滩涂上撑起的一片绿伞,向远望,那是铺在天地间的绿色毯子。
△ 远眺科研观测塔“月之塔”。梁君穷 摄
天地间一张大毯,盖住的,会是那沉睡400多年的海底村庄吗?史载,明万历三十三年(1605年),琼北大地震,前所未有的灾难降临,东寨港一带72个村庄沉入海底。据说过去常有渔民在附近滩涂上捡到古人的生活用具,村庄的碑坊、石桥、古戏台等还能从海中找到。
△ 琼北地震海底村庄建筑遗存陈列
面对自然,人类的文明显得辉煌而又脆弱,几多人间灯火与小桥流水,在一场天地震动面前瞬间湮灭。徘徊在岸边,一侧是冲刷着大地震遗址的海潮声,一侧是进村游客的欢声笑语,对比出的感想,正是渺小而伟大,正是脆弱而坚强,正是感怀历史而坚定向前,正是铭记灾难而努力焕发生机。
△ 游客们在连理枝合影留念
来源:海南日报 梁君穷